近年来,大布苏镇依托独特的土壤结构和地理优势,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持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科技助推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为增加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走进大布苏镇兰字村的花生地里,可以看到广阔的田野里,绿油油的花生叶子青翠欲滴,种植户们顶着烈日在进行田间管理,看着长势良好的花生,难掩心中的喜悦。

据了解,大布苏镇土壤结构良好,非常适宜辣椒、花生、西瓜、圆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加上镇里的大力支持,近几年,大布苏镇的种植户们由衷品尝到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甜头。
乾安县大布苏镇副镇 张凤说:“我镇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今年我镇种植花生5192公顷、西瓜739公顷、香瓜134公顷、辣椒64公顷、其他经济作物115公顷。按现在价格估计每公顷至少增收4000元。"

在及平村,记者看到,昔日白茫茫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大面积绿油油的稻田,在盐碱地里种植水稻,成功蹚出了一条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乾安县大布苏镇副镇长张凤说:“我们提升盐碱地利用效率,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今年我镇盐碱地新开发稻田627.9公顷,通过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不仅使土地增收,也改善了环境,同时,提高村集体收入。”

在莫字村的玉米田地里,村民姜全海今年种了70多亩的玉米,他告诉记者,现在种地省时省力,镇里还提供了许多的便捷条件,预计今年是个丰收年。
乾安县大布苏镇莫字村村民姜全海说:“以前灌溉是沟灌,现在灌溉是用滴灌,现在灌地灌的也非常好,现在种地省时省力,明年还要多种地。”
玉米要高产,夏管最关键。大布苏镇依托水肥一体化灌溉优势的同时,不断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帮助村民提高种植管理技术,逐步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新局面。

乾安县大布苏镇副镇长张凤说:“今年我镇开展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共计5550亩,都采用高密度种植、高质量播种、高效率肥水,预计玉米每亩增产150公斤,每公顷增收3000元。下一步,我镇会加大力度引导农民向种植高效、高品质特色农产品转变,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终审:金福才 林寒冬
编审:侯艳玉
编辑:孙利聪
图文:任群
免责声明:本中心账号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部分原创外其余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0438-5175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