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们奔赴一线变身“守护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防控疫情,人人都是战斗者;战胜疫情,人人都是急先锋。在这个民族危难时刻,乾安县教育系统的人民教师当仁不让,争先恐后的走到疫情的最前沿,600多名教师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承担全县55个小区临时管控站,24小时在岗值守任务,为守护乾城百姓的生命安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左边这个瘦弱的背影就是张艳春
乾安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张艳春,自全国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就一直忙碌于防疫工作中。在她负责包保的梧桐家园小区门口,一张桌子,一个本子,一支笔,成为张艳春保护小区居民的“武器”。每天她要耐心的为出入小区的居民做登记:“大姐,您是几单元的住户啊?几层几室?您叫什么名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去做什么啊?”“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您就不要出门了,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回家一定要洗手、消毒。”这看似“社区大妈 ”的工作,张艳春却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她深知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和健康,也关系到整个防疫抗疫的大局。
晚上7点钟,同事过来接班。回家的路上,张艳春把冻得通红的双手揣进衣兜,边走边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个看起来瘦弱的身影行走在寒冷的街头,步伐却如此坚定!

六小教师们坚守岗位
2月3日,县第六小学的教师们接到配合社区对无物业管控的两个小区做好防控,以及对接触过武汉人员返乡者进行24小时监控的任务后,立即赶赴“战场”。然而,由于市场上防护物资紧缺,有的教师根本买不到口罩或者酒精。正当他们为此犯愁的时候,“我这有口罩”“我这有酒精”“我带了一次性手套”……一起执勤的教师纷纷拿出自己的防护用品和同伴分享。他们甚至都没去想过如果防护用品用完了自己会怎样,心底的善良本能地促使他们发声,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白天,女教师们轮流守在与患者亲密接触的人员家门口和小区卡点,晚上,则由男教师们过来接班值宿,没有值班室就在车里盯一宿。一天下来,直不起腰的,腿站肿的,甚至还有脚冻伤的。即便如此,却没有一个人掉队。
除了完成包保小区临时管控站点的值守任务,教师们还充分利用家长群、标识牌、校园广播、大屏幕等校内外宣传媒介,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舆论宣传引导:教师与家长每日及时沟通反馈,主动了解学生及家长的身体状况和位置动向;全县各中小学校每天坚持播放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学习防疫知识,制作了以宣传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知识、为“逆行者”加油等为主题的手抄报、短视频、绘画和书法、征文等作品,呼吁广大学生、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以科学为武器,积极做好个人防护。



这是县第三小学教师和少先队员们创作的生动有趣的手抄报,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向身边人宣传着预防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小知识,学习口罩的佩戴方法,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在各中小学征集到的200多篇征文中,县第一中学的胡曦冉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惹人泪目:“我的母亲也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七点在小区门口值班,监控着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环境虽艰苦恶劣,但她却是学校里第一个报名的女教师。她说国难当头义不容辞。报名的人越来越多,这颗汹涌澎湃的心跳动的也愈来愈厉害,从八方汇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击疫情的磅礴人民教师力量。我不会去怪她,怪她把我一人留在家,因为从前我的母亲只属于我,但她是中国人,现在她属于国家。”
记者手记:
没有谁的生命不宝贵,也没有任何一种牺牲是理所当然。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把自己的生命置于最危险的一线。致敬,人民教师!你们的“逆行”,正是为了将“魔鬼”挡在身后,将平安写满黄土,为了更多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为了——春回大雁归!
编辑:刘欣悦
图文: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