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建市30周年】乡村文化“活”起来

时间:2022-07-07 10:18:17 来源:松原发布

分享到:

 喜庆的锣鼓敲起来,火红的秧歌扭起来。每逢清晨和傍晚时分,前郭县八郎镇陶克陶胡村文化广场锣鼓阵阵、唢呐声声,热闹不已。村民们穿着鲜艳的绸衣,挥动着炫美的彩扇,踏着轻盈的舞步,伴着欢快的鼓乐,在欢乐的人群中翩翩起舞,扭出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图片

  “30年前,农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少。”今年69岁的村民朱国林回忆说,“如今,村里的文化活动搞得越来越热闹。我家就住在文化广场附近,每天吃过晚饭,我都要过来散散步,也时常参与村里晚上组织的群众文化演出节目。”

  “以前只有送戏下乡,村里才能热闹一下。如今,各村的小剧团都组建起来,一年四季都沸腾着我们百姓的热情。”正在广场看节目的村民刘洋表示。

  干了一天的活儿,人们晚上纷纷走出家门,有的扭秧歌,有的跳健身操,年轻人聚在一起唱歌,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村民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多了,关系也比从前融洽了不少。

图片

  “感觉老百姓自己选择的文化活动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村子变得更热闹了。”前郭县八郎镇陶克陶胡村村民王淑霞说。2014年,王淑霞和儿媳孙文静一起创办了文化大院。随着文化大院的建立,村里的舞蹈队渐渐壮大,现在已经发展到70多人,他们的舞蹈也成了当地美丽的乡村风景。文化大院让陶克陶胡村的文化活动愈加多样化,村民们从只会跳广场舞、扭秧歌,渐渐学会了快板、小品、三句半和诗朗诵,每年还会举办几次全村参与的文艺汇演。文化大院里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红火,连附近村子的农民文艺爱好者也会一起聚在王淑霞文化大院。

图片

  30年间,像王淑霞这样的农民自办文化大院在我市遍地开花。在当地文化能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镇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动场所,让农民有所学、有所乐、有所得。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7MBLvoaPntkEaAuI7bPOg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