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为了大地丰收)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接连“上新” 黑土粮仓根基稳

时间:2022-07-27 10:17:34 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分享到:

端牢中国饭碗,肥沃的黑土功不可没,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吉林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夏长时节,黑土地上面积更新、科技创新、模式出新,这接连“上新”,牢牢夯实了吉林粮食安全的根基。



图片


蛟河市地处吉林东部山区,今年这里采用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的农田达到26000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比往年提升了一倍。眼下,正值玉米进入抽雄期,老乡们用“非常好”形容玉米的长势。


图片


今年,吉林安排落实资金12.2亿元,按照秸秆覆盖程度分3档实施差异化补助,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连续3年新增千万亩的基础上,今年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到3283万亩,做到了适宜区域全覆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稳居全国第一。为了让黑土变粮仓,吉林在模式出新上也下足了功夫。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方式、水肥一体化等黑土地保护十大模式,在46个县市区推广。梨树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推出300公顷为一个单位的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基础上,引入金融、保险、粮食仓储、农资、农机服务等优势资源,帮助农民打好粮。梨树县双滢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配套多台六行条旋机、六行免耕机和六行收获机,春种、秋收,完成全部作业只需要6天。今年,当地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增加了8个,达到22个。


图片


良田变肥田,低产田变成高产田,吉林“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正在解决黑土层变薄、肥力变瘦、土壤变硬的问题。中科院开展黑土地28个项目课题攻关;“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高效利用科技创新”重大专项,70多个项目(课题)全部启动。目前盐碱耕地治理模式超过30万亩。2021年,重度盐碱地水田亩产417公斤,增产近7倍。


图片


覆盖吉林黑土区2000多万亩的监测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这一区域耕地耕层厚度提高了1厘米。吉林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实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80万亩。在梨树等10个县市创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在22个典型黑土区县市实施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120万亩,改造更新农田防护林10.5万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5klCTCAGxYGBxDRsSTxVQ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