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万海,男,满族,195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乾安县称字村原党支部书记,先后担任称字村村长、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村,人们把领路人叫做领头雁,关万海就是这样一位同志。关万海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他的带动下,称字村发生了可喜变化。班子团结务实、干群关系融洽、产业发展快速、社会稳定和谐,提起他来,当地群众无不交口称赞,说他是一位有能力、会管理、情系百姓的当家人。如今的关万海尽管已经不再是村支部书记,但是称字村的老百姓忘不了他,乾安镇的农民更是知道他,因为他把称字村由一个落后村打造成了一个全县有名的富裕村。https://mp.weixin.qq.com/s/ftvOMvqJLjMC4ae5_aJF6w
力求为民务实,回报父老乡亲
上任伊始,他就把群众的生活放在第一位。针对村里基础设施滞后的实际,他决定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称字村村民一直饮用浅层地下水,为了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难题,他多次跑水利部门协调,经过积极沟通,争取到水利部门支持。
经过一个多月昼夜工作,打好深水井、铺设自来水管道,群众终于喝上了放心的水。他接连完成了铺设水泥路、打农田电机井、安装闭路、新建村部、建设辐射30户的“小康村”示范户等工作。
任职以来,他始终以一名党员和村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开展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群众,多层次、全方位地调查了解情况,和老百姓一起找问题、理思路、议对策、促发展。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深入农户家中,蹲在田间地头,真正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和呼声。号召村班子成员组成帮扶对子,积极与村中困难党员、群众建立帮扶关系,为他们的致富增收出谋划策,提供信息。2
0立足本职工作,带领群众致富
为了拓宽致富出路,增加群众收入,关万海真正发挥了项目支书的带头作用。过去,称字村的农民主要靠单一的粮食生产维持生计,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被牢牢的“捆绑”在土地上,在关万海的带领下,称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为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之路,他坚持“蹲下去”倾听社情民意,征求群众意见,“走出去”博采真经,先后到青岛、苏州、威海、韩国等地,为称字村带回了红辣椒、粘玉米、棚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五个项目的先进技术。
全村项目经济总收入达到12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称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项目村和富裕村,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小康社会建设示范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称字村富了,周边村屯的农民心动了,纷纷前来学习参观,要求提供项目技术信息。于是,他扩大了本村的产业协会规模,在棚菜种植协会、粘玉米种植协会、红辣椒种植协会、食用菌栽培协会、养殖协会等五个协会的基础上,在周边村屯设立了七个分会,积极吸收会员,并将本村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种养专业大户等,按主要从业情况和各自特长“对号入座”,编入各村的分会,每个人都联系同一主要从业情况的5名会员和群众,着力提供生产示范、信息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全程跟踪服务。
经过产业协会的推动作用,“五大项目”辐射到周边3个乡镇16个村屯的农户,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称字村为中心,以周边村屯为支撑的特色经济项目发展示范区,真正以典型效应带动了群体效应,实现了一方农民的丰足富裕。3
率先奔赴小康,建造美好乡村
称字村在关万海的带领下,实施了农村公路、有线、电网、通讯和房屋改造等各项建设工程,同时将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栏、整治卫生环境齐头并进。
在当时全国整体农村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的大环境下,称字村率先打造了集住房、饮水、电路、人居环境为一体的30户“小康村”,让农村行路难、上网难、用水差、环境差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有了很大改观。
为使村民有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关万海多次向上级协调,争取资金在村屯合理位置建设垃圾点、文化书屋、绿化街道等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公共设施等各类难题,既亮化了村庄,又节省村集体开支,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他的带领下农民提前体验到了小康社会带来的幸福感。
一个人创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关万海及其打造的称字村先后受到省市县委各级的认可,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松原市劳动模范、全省劳动模范,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取得的众多成绩,关万海总是说:“小康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自满自足,否则就会停滞不前。”如今,他仍发挥着余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