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民间借贷作为亲友间常见的经济互助形式,却常因还款问题引发矛盾。近日,乾安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通过调解妥善化解了朋友间的债务纠纷,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原告马某某与被告王某是多年好友。2018年11月6日至2022年1月16日期间,被告多次在原告处借款,原告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共计向被告转账38100元。期间被告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原告偿还借款22000元。尚欠16100元未予清偿。多年来,原告多次通过电话、短信及当面沟通等方式向被告催讨借款,但被告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搪塞,至今未归还分文。无奈之下,马某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偿还借款本金以及利息。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王建充分考量双方的朋友关系,以“化解矛盾、修复情谊”为目标,多次与双方沟通。在确认借贷事实清楚、证据完整后,法官王建从法理和情理双重角度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向被告释明拒不履行债务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导原告体谅被告的现实困难。经过耐心疏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被告一次性偿还全部借款本金,原告自愿放弃全部利息主张,至此该起纠纷画上了圆满句号。该案的妥善处理,彰显了司法在平衡情理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提醒公众珍视诚信、规范借贷行为,也展现了法院通过调解方式定分止争、修复社会关系的积极意义。
“小案”关乎民生,看似寻常的案件,却事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近年来,乾安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司法为民”宗旨贯穿案件始终,用法治思维寻求“最优”解决方案,用心用情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隔阂,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真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来源:乾安县人民法院
编辑:范佳玉
初审:侯艳玉
终审:金福才
免责声明:本中心账号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部分原创外其余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0438-5175868
